最新配资官网
当刻刀在皮革上游走,留下深浅不一的纹路,一盏盏独具民族特色的撮罗子小夜灯在孩子们手中亮起,照亮了千年非遗的当代传承之路。
9月5日下午,“天才妈妈”公益项目与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联手开展了一场“约会天才妈妈”的非遗体验。“天才妈妈”呼伦贝尔皮雕梦想工坊带头人辛金亮,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皮雕手工课,更在校园内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皮雕手工艺展。
传承人面对面
非遗技艺零距离
在校园厚望厅门口,“天才妈妈”皮雕作品展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欣赏。展品中既有传统韵味十足的写实皮雕骆驼画、梅花鹿皮画,也有可爱有趣的卡通皮画,更每一处纹饰都诉说着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蕴的雕花马鞍。
辛金亮亲自为师生们讲解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技艺特点。“我们的皮雕技艺在保持蒙古皮画古朴韵味的同时,融入了现代民族手工技术,并与日本皮画手工技艺相融合。”辛金亮指着一幅皮雕牡丹详细介绍道,“每件作品都要精选天然优质牛皮,经过描绘、着色、层染、抛光、定形、浮雕、凹凸压制等几十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。”
同学们围在辛金亮身边,认真聆听讲解,不时发出惊叹声。“这些作品线条流畅、构图别致、立体感强,而且色彩柔和永不褪色。”辛金亮补充道,“这就是皮雕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。”
巧手制作小夜灯
义卖传爱心,童心点亮非遗梦
在劳动教育实践教室内,30名小学生在辛金亮的指导下,亲手制作了极具民族特色的“撮罗子小夜灯”。这种小夜灯的创意源自鄂伦春等游猎民族较为原始的住房“撮罗子”:冬季覆盖狍皮保暖,夏季改用桦树皮、茅草透气,这种建筑体现了游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。
孩子们手中一盏盏“撮罗子小夜灯”陆续亮起,灯光投影如同篝火,仿佛在诉说着非遗传承的美好故事。这一刻,传统与现代、教育与文化在校园里完美交融。
值得一提的是,孩子们还制作了皮杯垫,并用于久久公益节义卖活动,所得款项将捐赠给“天才妈妈”公益项目,用于支持更多困境手工艺女性,扶持她们居家就业。这不仅是一次非遗体验,更是一堂生动的公益教育课。
(杯垫制作图)
“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特别好。”校方老师说道,“学生们先欣赏精品,了解艺术高度,再亲手体验制作过程,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单纯上课无法比拟的。”
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一直以来将非遗传承作为美育核心,形成“课程-实践-辐射”三位一体的传承模式,取得显著成果。学校德育处副主任车梦婷表示,“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更是滋养学生审美素养、文化认同的宝贵资源。我校始终坚信,美育不应只停留在课堂讲授,更要让学生走进非遗、触摸非遗、传承非遗。未来,学校会继续深耕非遗美育,不断丰富传承形式、拓展合作资源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、发芽、生长。”
一盏小灯,照亮千年智慧;一刀一刻,传承文化记忆。这场皮雕非遗进校园活动,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的校园里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(来源: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“天才妈妈”公益项目)
最新配资官网
广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